媒体中心

顶住压力 应势而变 从变局中抓住新机遇

顶住压力 应势而变

从变局中抓住发展新机遇

—高邮市灯具协会二届七次理事会报告(摘要)



一、2023高邮照明行业基本情况

2023年过去了。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也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照明行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压力的一年。高邮照明人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努力拼搏,守住阵地。
过去一年,照明这个传统行业正在发生变化,以灯杆灯具和工程项目为主体的高邮户外照明行业也不例外,要引起注意,认真分析和应对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新挑战。
一是市场需求受到两大冲击。需求端是财政困难,政府少钱,市政工程、新建项目明显减少,有的地方项目不敢接,资金难回笼。供给端是央企国企跨界进入,改变照明本是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特征,颠覆了原有商业模式,挤占市场,摊薄利润。这两波冲击要逐步适应。
二是产能释放受到两头挤压。高端产品一头,一些品牌公司从产业链上游,向下延伸做共杆,原先客户变身竞争对手。低端产品一头,新农村太阳能照明市场在收缩,而产能在放大,遍地开花。高邮制造基地受到挑战。
三是外部环境不断规范,而行业自身先天不足,一时难以适应。行业管理逐渐从严,如对焊工证检查,工程资质与社保挂钩,将施行的专利法修改细则等等,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四是外部变化带来自身变化。比如几十年一贯制的业务员+办事处“四千四万”营销机制,遇到“整包”、“入库”的挑战;小而全,拼价格,从灯杆、灯具、配件到交安、标牌,高中低产品什么都做,靠走量挣钱行不通了;资质+人脉中标,一个工程吃一年的路子越来越难走;以产品和施工作底气,灯具企业主导工程项目的地位,被客户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而逐渐边缘化。市场趋势在变,不再是单纯功能照明,“低碳、健康、智能”正成为下一个大趋势。客户需求在变,商业模式在变,照明市场和产业环境在发生深刻改变,要有所思考,有效应对;应势而变,因时而变,从变局中抓住机遇。
面对行业变化和多重困难的严峻考验,高邮照明人没有被压倒,企业与政府双向奔赴,共度难关。市委市政府把智慧照明作为重点产业链挂联推进,挂联领导和工作专班深入行业,走进企业,了解实情,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高新区坚持照明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挂联规上企业,收集企业诉求,全年上会解决企业各类诉求和历史遗留问题50多个。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申报专精特新和政策性补贴。科技赋能智慧照明产业,与南京工业大学合建电光源高邮实验室,正在与省质检院合作制定高邮精品灯杆团体标准,打造高邮精品品牌,为精品制造企业站台发声。
企业不退缩,不躺平,不放弃,企业负责人付出极大努力,寻找商机,恢复、衔接产业链。面对市场需求收缩,就开拓海外市场,虽然照明行业外贸形势也很严峻,但高邮灯具刚刚起步,有很大增长空间。1-11月外贸出口+9.%,7个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除了开元、天祥老典型,又涌现出鑫通、时新等新典型。面对政府资金困难,就开辟新的商业模式。豪纬公司研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光效模组,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光源改造,从节电费用中回收投资,拉国企合伙投入,化解投资风险。面对产能过剩,有的企业结合原有基础转向新赛道。星火公司转向新能源光伏电站,提供整县推广方案,研发电池组件面板智能清扫机器人。更多企业苦炼内功,接长短板,化解限制发展的瓶颈。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由4家增加到12家;神舟灯饰公司环保智能化表面处理和法马智能设备公司智能柔性钣金两个车间获省级智能车间;法马公司获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五星级云上企业称号;龙腾照明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宝德、恒天源获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b5625e14063023f939b5f8859696d75f.jpg



二、协会主要工作

协会秉承服务会员、服务产业的宗旨,尽心尽力做事,这个出发点始终不变。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有所改变,更加注重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向下及时传递国家宏观导向和产业政策,使企业明确方向,增强信心;向上多渠道反映行业实际状况和企业急难愁昐,上下协力,双向奔赴。
一是深入调研,发现典型,向面上推介。走进企业,靠近市场,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探讨,理清应对之策,发现典型,用典型说话,不仅有耳熟能详的老典型,还推出一批不为人注意的中小企业。
二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提出有价值建议。在政府和行业相关活动中,反映行业真实情况,反映企业“急难愁盼”。比如提醒智改数转要从实际需要和承载能力出发,不搭花架子;提醒要重视清收应收款。有企业反映感觉“生存不适”,被“低价低质”连累,业务、价格受到扼制,协会提出重视改进产业生态。面对高低两端受限的新竞争局面,协会提出要巩固制造基地传统优势,警惕产业集群流失危险。
三是引领方向,推动智改数转和转型升级。通过沙龙+座谈,外出考察+本地典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推动。
四是加强宣传,提升高邮集群在行业影响力。中国照明大会期间接受《中国之光》专题采访;法兰光亚公司专程来高邮拍摄12分钟视频在光亚展循环播放;六次理事会报告经中照协《中国照明》转载;在中国(深圳)照明产业链科技创新展览会(CLITI)布展一千平米高邮智慧照明馆;网络风传的《第一财经》文章《在高邮读中国》,很长一段以高邮路灯为例……一年间,中照协前后三位理事长分别来考察指导,共同评价高邮集群有变化,在进步。这是鼓励,也是鞭策。
与此同时,协会做好常规性工作,大讲堂、菁英会、质量检查、正版正货、组团参展等常态服务,帮助会员帮困解难;严格执行社团管理规定,开展学习交流和党建活动,加强自身建设。

25206cc3efc59a2d4238f6aa11c6b4d1.jpg


    三、2024年工作设想


对做好2024年,许多企业提到两个关键词,一是“韧”,有韧劲。对照明行业有信心,对高邮集群有信心,对宏观向好有信心。二是“变”,有改变。不固守传统,以变应变,厘清企业定位,有专注,会取舍。走访调研听到许多企业有自已的应对之策,概括推介供参考:
1、走智改数转之路,提升加工制造和经营管理能力,巩固传统制造加工优势,做好产品,拿好价格,维护好客户。
2、看清照明市场发展大方向,围绕“低碳、健康、智能”,研发和延伸新产品。
3、明确企业定位,做什么、不做什么?走高中端还是走中低端?配件和工艺是小而全还是集群内配套?做自已擅长,瘦身强体,削减过剩产能,砍掉自已做不过别人的,到集群找配套。
4、不求规模扩张,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制造要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好细分产品;工程要将产品制造、工程施工单项优势,集合成向客户提供“设计、制造、施工、维护、运营”五维一体解决方案的新优势。
5、重视软件投入,人才培育。面对地处乡镇的现实,积极想方设法,如在大中城市设研发中心,在开放前沿设外贸窗口;技术工种提高待遇,如焊工,按工日计酬,保证质量;引进外来务工人员补充本地不足,等等。
6、开拓海外市场,疏解过剩产能,是高邮灯具的机会。刚起步肯定不容易,缺少经验和专业人才,可以先代工、再代理,最后自营;外贸伙伴采用合伙制,共同成就,避免带客户跳槽;没有客户,要多参加境外展会。协会在境外参展上尽力为大家创造条件,组织大家抱团出海。
7、发挥集群优势,抱团取暖。行业间要相互配合,产品、配件和工艺都可相互协作,专利分享,推动本地配套,实现区域内循环。在这方面协会要搭建平台,推进合作。、
   照明行业是光明事业,是朝阳产业,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时代总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社会进步的大方向不会变。高邮灯具要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共高邮市委号召,实干争先,在新的一年,争创新的业绩!
   

c6f2daa1cf48709a764d0451d5ad744a.jpg
距离开展 -
预先登记 获取门票